兵馬俑

定义

Mark Cartwright
翻译,由晚生姓高翻译
发表于 06 November 2017
X
translations icon
其他语言版本: 英语, 法语, 西班牙语
The Terracotta Army, Shaanxi Province (by Shawn Kinkade, CC BY-NC-SA)
陝西兵馬俑
Shawn Kinkade (CC BY-NC-SA)

兵馬俑是指數千個真人大小的士兵、馬匹和戰車的粘土模型,這些模型存放在中國第一位,秦始皇的宏偉陵墓,位於陝西省驪山附近 。 軍隊的目的很可能是擔任墳墓的守護,或來世為統治者服務。 該遺址於 1974 年發現,逼真的軍隊形象,提供武器到裝甲或戰車機械,到指揮結構的,古代中國戰爭的獨特視角。 始皇帝渴望長生不老,最終,他的 7000 多名戰士、600 匹馬和 100 輛戰車的兵馬俑至少在名義上和行動上給他永生。 陵墓遺址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即使內陵本身尚未挖掘。

中國第一位皇帝

秦始皇帝(也稱為秦始皇)是秦國的國王,他從公元前 221 年統一中國,建立秦朝。 他統治中國,直到公元前 210 年去世。 他的統治時間很短,但充滿大部分臭名昭著,足以讓始皇帝,贏得自大狂暴君的持久聲譽。 這一時期見證了中國長城的修建,臭名昭著的焚書坑儒,以及豪華皇宮的建造。 皇帝似乎特別熱衷於永生,而他在三次暗殺未遂中,倖存下來,無疑進一步推動這一追求。 方士賦予尋找長生不老藥的任務,年輕的使者,派往東海,尋找傳說中的仙人之地蓬萊。

數十萬名工人的任務,是建造中國歷史上最大的陵墓。

始皇帝以這些不自然,延長壽命的努力失敗,又回到了專制統治者古老的待命狀態,取而代之的是建造了一座巨大的陵墓。 事實上,整個龐大的項目在他統治的早期就開始,因為它需要大量的工作,才能準備就緒。 在那裡建立了一個行政區,將 30,000 戶,強行遷移到那裡,並承擔了建造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墳墓。 最終,無疑是因為意識到,時間所剩無幾,於是派遣了數十萬苦力來推動工程的完成。 不管怎樣,始皇帝在統治後很長時間內,都會被人們銘記。 兵馬俑似乎已經實現這個目標。

始皇陵

1974 年發現的始皇陵,實際上是一個完整的多墓葬群,佔地面積令人難以置信, 35 至 60 平方公里,埋葬在離山東 50 公里的離山(今臨潼)附近的人工山腳下。 秦都咸陽位於陝西省。 陵墓本身仍未被發掘,但其壯觀的兵馬俑守衛軍已部分揭曉,並已為該遺址贏得了“世界上最偉大的陵墓”的稱號。 墓葬的墳墓呈三階金字塔形,周長 1,640 米,每邊 350 米,高達 60 米,令人印象深刻。 整體被雙層圍牆包圍。

The Terracotta Army Panorama
兵馬俑全景
Bernd Thaller (CC BY-NC-SA)

傳說這座陵墓中蘊藏著巨大的財富,但為了確保永遠安息,卻設置了惡魔般的陷阱。 歷史學家司馬遷(公元前 146-86 年)在他的《史記》的以下段落中描述了陷阱和內部:

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Shelach-Lavi,318)

帶有地理模型的平面圖,和彩繪的宇宙天花,象徵著皇帝作為天子和神在人間的統治者的地位。 司馬遷還指出,黃帝的后宮與死去的皇帝,以及工匠和勞工一起下葬,目的是讓陪葬品的驚人財富,永遠保密。

兵馬俑

為了保護自己的墳墓,甚至是為了確保下輩子,有個得心應手的侍衛,始皇比他的前輩做得好很多。 古代的帝王,通常在他們的墳墓外,立有兩三個雕像作為守護者,但他卻擁有一整支軍隊。 兵馬俑實際上是極有可能僅有的四個兵馬俑之一,因為到目前為止挖掘的那部分——距離陵墓 1.5 公里——位於東側,並且可能在古墓的其他三側重複。 即使是這四分之一的部分也沒有完全挖掘,考古學家只對它的四個坑中的三個進行了全面探索。

Chinese Terracotta Warrior
中國兵馬俑
glancs (CC BY)

包含被發現軍隊的四個主坑尺寸為 230 x 62 米,深 4 至 6 米。 它有大約 6,000 個略大於真人大小的步兵(1.8-1.9 米高)、戰車和馬匹。 該坑最初由木柱支撐木樑天花板,由 10 條磚砌走廊隔開。 地板由壓實的泥土製成,然後鋪上超過 250,000 塊瓷磚。 第二個坑略小,呈R形,裡面有大約1400個人物。 3 號坑的尺寸為 21 x 17 米,包含指揮官,類似於戰場上的指揮所,顯然是為了重現一支真正的軍隊。

除步兵外,軍隊還包括 600 匹馬和近 100 輛載有軍官和騎手的戰車,有兩匹馬、三匹馬或四匹馬組成的隊伍。 士兵們排成一排,姿勢各異——大多數是站著的,有些是蹲著的。 他們的軍官(比其他人略高,他們的將軍最高)、騎兵、弩手、散兵、弓箭手、戰車手和馬夫的組合和特殊安排給人一種完整的戰場軍隊準備好行動的錯覺。 有輕步兵,弓箭手在側翼和前部,重步兵在後,戰車在後方,有軍官,符合古代軍事論中的兵種部署。

企業的規模,必然需要大量的木柴,來為製作人物的陶窯燃料,更不用說製作每個重達 200 公斤的人物,需要從當地,提取的無數噸粘土。 除了令人嘆為觀止的最終結果外,這項事業還是有組織和計劃。

Chariot, Terracotta Army
戰車、兵馬俑
Dennis Jarvis (CC BY-SA)

儘管它們都是由有限的模具,組裝而成的身體部位製成,但付出很多努力,使每個人偶獨一無二。 這些部件厚 7.5 厘米,由頭部、軀幹、腿、另一條充當底座的腿、兩隻手臂和兩隻手組成。 尤其是面部和頭髮,經過修改以產生由獨特個體,組成的真實軍隊的錯覺,即使實際上只有八種類型的軀乾和頭部。 手也修改,為伸直或彎曲的手指,並改變了拇指和手腕的角度。 這些雕像沒有上釉,而是上漆保護,並使用鮮豔的顏色進行了繪畫——一些雕像上還殘留著紅色顏料的痕跡。 令人驚訝的是,所有這些幾乎無限的多樣性和現實主義從未打算讓任何人看到。

每個人像持某種武器,可能是真的武器,如劍、戟、矛、弓和弩,但其中大部分早已被盜,價值不亞於青銅。 那些還在原處的劍,都保持著鋒利的刀刃,每一把都刻著製造者和監督者的字樣。 這些戰士有七種秦盔甲變體(模仿),通常採用鉚釘或連接皮革或金屬板的形式,這種設計和材料在其他地方罕見,考古發現,以及文字描述和其他藝術形式(如墓葬)中得到證實。 別處的畫。 有些步兵不穿盔甲,盾牌是缺失物品,儘管有其他來源的證據表明它們在秦軍中使用過。 它們也可能在古代被盜,因為一些人物似乎每隻手都拿著一件物品。

其他文物

隨著考古學家越來越接近中央墓區,在該遺址發現的其他非兵馬俑,包括由四匹青銅馬拉的一半大小尺寸青銅和木頭戰車,以及青銅鳥類雕塑,特別是 3 只非常精美的吊車, 20 只天鵝和 20 隻鵝,全部安置在一個 60 米長的池塘旁,重現河景。 糧倉建築內有一個馬厩的複製品、寺廟結構的地基和陶器儲藏罐。 有一個 100 x 130 米的軍械庫,裡面裝滿了數百件盔甲和頭盔的複製品,每件都是由數百塊小石塊精心製作而成。 還有其他王室成員和高級官員的墓葬和代表他們的雕像,其中包括一名宮廷雜技演員的墓葬。

然後是一長串實物,而不僅僅是模型。 其中包括 31 種奇異的鳥類和動物,每隻都埋在自己的木棺中,真正的馬(僅一個坑就有 300 匹)和一百多具人的骨骼,以及隨附的青銅牌匾,表明他們是在墳墓工作時死去的勞工和罪犯。 在中國人眼裡,所有這些物品,連同特殊佈局,以及內陵地圖,和天空的概念,旨在證明中國的第一位皇帝統治著,即使不是天下,肯定是中央和最重要的部分。

删除广告
广告

问题与解答

兵馬俑在哪裡?

兵馬俑是位於中國中部陝西省驪山附近的始皇陵的一部分。

兵馬俑的目的是什麼?

兵馬俑的目的是為中國第一位皇帝,始皇帝提供守護神,以在來世為統治者服務和/或保護他的陵墓。

為什麼兵馬俑如此令人印象深刻?

兵馬俑令人印象深刻,因為人物的逼真細節及其數量:超過 7000 名戰士、600 匹馬和 100 輛戰車。

始皇帝墓為何遲遲未開?

始皇帝陵尚未被打開,因為它是一座陵墓,考古學家擔心那裡有保護皇帝遺體的危險裝置。

為什麼兵馬俑的發現很重要?

兵馬俑的發現很重要,因為它為歷史學家提供了有關中國秦朝日常生活的信息。 這些人物展示了盔甲和武器,墓中包含許多真實的人工製品,例如戰車、武器、陶器以及建造它的工人的遺骸。

关于译者

晚生姓高
高先生目前擔任加州就業部的首席翻譯,是聯合國美國協會的前董事會成員,也是英文雜誌《美華論壇》的現任董事會成員和前副主編

关于作者

Mark Cartwright
马克是一位全职作家、研究人员、历史学家与编辑,他对艺术、建筑,以及研究所有文明共有的思想尤为感兴趣。马克拥有政治哲学硕士学位,目前担任WHE出版总监一职。

引用本作品

APA 风格

Cartwright, M. (2017, November 06). 兵馬俑 [Terracotta Army]. (. 晚生姓高, 翻译). 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 取自 https://www.worldhistory.org/trans/zh/1-16195/

芝加哥风格

Cartwright, Mark. "兵馬俑." 翻译 晚生姓高. 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 最后修改 November 06, 2017. https://www.worldhistory.org/trans/zh/1-16195/.

MLA 风格

Cartwright, Mark. "兵馬俑." 翻译 晚生姓高. 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 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 06 Nov 2017. 网络. 19 Apr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