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戰爭中的弩

文章

Mark Cartwright
翻译,由晚生姓高翻译
发表于 17 July 2017
X
translations icon
其他语言版本: 英语, 法语

弩是在戰國時期(公元前 481-221 年)引入中國戰爭。 幾個世紀以來,發展成為一種更強大準確的武器,弩也有輕的版本,可以用一隻手發射,有些可以發射多支箭,並且進化出一種更重的火砲模型,可以安裝在旋轉和可移動的底座上 . 弩是中國對抗外國軍隊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在建立漢帝國和宋帝國的統治地位。

設計與使用

中國的弩 帶有橫弓和短木托,可發射單支或多支青銅箭矢。 箭有木桿和羽毛、木或紙製葉片,以確保其軌跡穩定。 早期的箭頭有兩個葉片,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葉片發展,三個葉片成為常態,與葉片的數量相匹配,並提高了飛行的準確性。 扳機和擊發機構由金屬製成,通常是青銅。

Qin Dynasty Crossbow
秦代弩
Deadkid dk (CC BY-SA)

要設置弩進行射擊,射手首先必須將武器垂直放置,並將其固定在腳下,同時將繩索向後拉。 最終,一種帶鉤裝置發明出來,它允許射擊者,在騎在馬背上時拉回繩索。 有更小的類型可以只用一隻手發射——甚至能夠同時發射兩支箭——還有更重的版本被用作火砲武器。 最早的弩只能射出約 600 步的箭,而且裝彈速度慢,限制了它們在防禦,和攻城戰中的有效使用。 通過對設計的調整,得到改進,並且可以比騎馬弓箭手,射得更遠。

歷史發展

傳統上,中國的弩最早,是在公元前 6 世紀的時候,由秦始皇發明。 早期僅用木頭製,早就消失,但在中國戰爭中,第一次使用弩,是在公元前 341 年,齊國和魏國之間的,馬陵道戰役中。 齊國首領孫臏善用,擊潰敵人。 東周(公元前 771-256 年)的軍隊,以配備弩的精銳部隊而聞名。 經過七年多的訓練並穿著盔甲,據說他們能夠在不休息的情況下行軍 160 公里(100 英里)。 一個好弩手,抵得上 100 個步兵,成為那個時期軍中的普遍信念。 公元前 5 至 3 世紀的軍事專著《太公六韜》指出,一支理想的軍隊比例,應該是 10,000 名步兵、6,000 名弩手、2,000 名持戟和盾牌的士兵,以及另外 2,000 名持矛和盾牌的士兵。

一支訓練有素的弩兵部隊,完全有能力擊退騎兵的衝鋒。

漢朝(公元前 206 年 - 公元 220 年)使用弩取得良好的效果,這在很大程度認為是該國統治的原因。 一支訓練有素的弩兵部隊,完全有能力擊退騎兵的衝鋒,或者如果在伏擊中,作為一個單位向敵方步兵的側翼開火,則可以造成毀滅性的傷亡。 將弩手分成兩組,來在交叉火力中,捕獲敵軍,是另一種非常成功的戰術。 漢人使用輕弩和重弩。 當弩手也可以用戟武裝時,他們可以成為騎兵。 還有證據表明這種小型武器,可以只用一隻手開火。 有個故事,公元前 203 年,項羽設法隱藏了一把弩,並用它射傷了未來的皇帝高帝,這表明這種小武器並不少見。

一些倖存的金屬件通,常做工複雜,有時甚至鑲嵌金銀,表明這種武器,最初是由富裕階層使用。 儘管如此,到漢代,生產規模已經大大增加。 一份公元前 13 年漢城,洛陽兵器庫的清單顯示,那裡有 11,181 支弩和 34,625 支箭。

Warring States Crossbow Trigger
戰國弩扳機
Gary Lee Todd (CC BY)

在唐朝(公元 618-907 年),弩雖然仍被保護步兵側翼,小部隊使用,但變得不那麼流行,複合弓似乎成為了首選武器,正如歷史學家 C.J.Peers 在這裡評論:

一位 11 世紀作家評論說,唐朝對弩缺乏信心,以至於他們為使用者配備了戟以自衛。 然後他們往往會屈服,於扔下弩,並衝鋒的誘惑,因此不得不派其他人,跟隨他們並撿起被丟棄的武器。 一個消息來源給出了理想軍隊中弓弩與弩的比例為五比一。 (118)

到宋朝(公元 960-1279 年),武器在設計上,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1073 年武器總局,負責監督其生產。 這一時期見證連發弩的到來,它能夠每隔幾秒發射一次弩箭,儘管精度有所降低。 其他設計改進,包括更大的火力、增加瞄準具以提高準確性,以及馬鐙以幫助武器待擊。 弩在戰爭中的持續重要,在以下引用 1044 年吳經宗堯中得到說明,其中指出弩是“中國最強大的武器,也是四種野蠻人最害怕的東西”(Peers,130)。 然後是對其用途的描述,指出戰士們,從盾牌後面開火,然後移動到步兵線後面,這樣他們在重新裝填武器時受到保護。 一個弩手單位,也可以以圓形編隊前進,這樣他們就可以輪流開火併在裝彈時,保護同袍。

火砲弩

開發了一種更重更大的弩,可以用作火砲武器。 除了從固定位置發射單個或多個螺栓外,這種弩還可以安裝在戰車上,快速到戰場。 戰國時期攻城戰,屢見不鮮,城池堅固,城牆高壘。 裝有滑輪和絞盤的弩可以拉回繩索,因此成為一種有用的防禦武器。

帶滑輪和絞盤的安裝十字弓可以拉回繩索,成為一種有用的防禦武器。

漢軍使用重弩,需要 159 公斤(350 磅)才能上弦。 安裝在旋轉底座上,那些足夠強壯可以操作它們的人被稱為 chueh chang。 宋朝也使用,帶有固定支架和絞盤的火砲弩,但這些不像單臂投石器那樣普遍,單臂投石器在單次戰鬥和圍攻中使用了數百人。

對戰爭的影響

弩是一種技術武器,其製造和有效使用,都需要專業訓練,這兩個因素使中國,相對於欠發達鄰國,具有明顯的優勢。 那時,當各國互相爭鬥時,這種武器對付對方的戰車特別有效,因為對方的戰車,在不利的地形上,行駛緩慢,只有皮革覆蓋物保護。 一封描述勝利的官方信件寫道:“弩箭所及之處,戰車軌道混亂,旗幟散落”(in Di Cosmo, 163)。 這可能是漢代中葉,戰車在中國戰爭中消亡的一個因素(其他因素是騎兵和裝備更輕、機動性更強的步兵隊)。

隨著這種武器變得越來越普遍,由於與弓相比,弩具有更高的穿透力,因此軍隊開始為自己配備更好的盔甲和頭盔。 金屬(青銅,後來是鐵)或皮革條與金屬製成的繩索和頭盔綁在一起,以提供更好的保護,儘管在近距離內,沒有什麼可以阻止,瞄準良好的弩螺栓。

弩也讓殺戮變得不那麼個人化。 例如,宋代見證了弩手的專業化,使用狙擊手瞄準特定的遠程目標。 公元 1004 年陝州之戰記錄了一次成功,蕭大林將軍被遠方射出的弩箭擊倒。 弩增加的射程意味著軍隊可以攻擊敵人,儘管迄今為止會阻擋交戰的自然障礙,再次允許戰爭在更安全的距離內進行。 正如軍事戰術家太公,在他的《太公六韜》中指出:“強弩長兵器是渡水作戰的手段”(Sawyer,1993 年,第 70 頁)。 弩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武器,儘管有了石製投石器,和火藥炮等新的發展,它仍然是中國戰爭的一個特色,直到19 世紀。

删除广告
广告

关于译者

晚生姓高
高先生目前擔任加州就業部的首席翻譯,是聯合國美國協會的前董事會成員,也是英文雜誌《美華論壇》的現任董事會成員和前副主編

关于作者

Mark Cartwright
马克是一位全职作家、研究人员、历史学家与编辑,他对艺术、建筑,以及研究所有文明共有的思想尤为感兴趣。马克拥有政治哲学硕士学位,目前担任WHE出版总监一职。

引用本作品

APA 风格

Cartwright, M. (2017, July 17). 中國古代戰爭中的弩 [Crossbows in Ancient Chinese Warfare]. (. 晚生姓高, 翻译). 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 取自 https://www.worldhistory.org/trans/zh/2-1098/

芝加哥风格

Cartwright, Mark. "中國古代戰爭中的弩." 翻译 晚生姓高. 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 最后修改 July 17, 2017. https://www.worldhistory.org/trans/zh/2-1098/.

MLA 风格

Cartwright, Mark. "中國古代戰爭中的弩." 翻译 晚生姓高. 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 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 17 Jul 2017. 网络. 27 Apr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