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哲學

18 剩余天数

投资历史教育

支持我们的慈善机构世界历史基金会,您就是在为历史教育的未来投资。您的捐款有助于我们向下一代传授了解周围世界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帮助我们在新的一年做好准备,免费为所有人出版更多可靠的历史信息。
$709 / $10000

定义

Joshua J. Mark
翻译,由晚生姓高翻译
发表于 06 July 2020
聆听本文
X
打印文章
Confucius by Wu Daozi (by Louis Le Grand, CC BY-SA)
吳道子畫的孔子
Louis Le Grand (CC BY-SA)

中國古代哲學一詞,指的是在春秋時期(約公元前 772-476 年)和戰國時期各思想家,形成自己的學派的百家學派,時代發展起來的信仰體系 (約公元前 481-221 年)在周朝(公元前 1046-256 年)之後,開始衰落。

百家爭鳴應該比喻理解為“許多”,而不是字面意思。 這一時期發展起來的名家是:

  • 道家
  • 儒家
  • 墨家
  • 名家
  • 法家
  • 陰陽家
  • 縱橫家
  • 醫家
  • 兵家
  • 雜家
  • 農家
  • 小說家
  • 方技家

除此之外,還有吸引信徒,但從未正式成立的小家:

  • 楊家(享樂主義學派)
  • 相對主義
  • 兵家
  • 醫家

在這 1個中,三個獲得突出和影響——儒家、道家和法家——並且要么直接譴責其他人,要么全部或部分吸收他們的中心概念。 當秦國擊敗其他六國並建立秦朝(公元前 221-206 年)時,戰國時代結束。 公元前 213 年左右,秦始皇帝(公元前 221-210 年在位)下令焚書坑儒,除了法家,他自己的個人哲學成為國家哲學。 其他流派的作品在焚書坑儒時期倖存下來,只是因為它們被人,冒著巨大個人風險隱藏起來。

秦朝由漢朝(公元前 202 年 - 公元 220 年)繼承,復興了學習和對各種哲學思想流派的興趣。 在漢武帝(也稱為吳帝,公元前 141-87 年在位)統治下,儒家思想被採納為國家哲學,並將繼續與道家和法家一起,為中國文化提供信息,直至今日。

戰國與思想流派

周朝開始時是吳王(公元前 1046-1043 年在位)統治下的中央集權政府,但在他的兄弟吳公(公元前 1042-1035 年在位)的繼任下,得到了極大的擴張。 吳公征服後爆發的叛亂,以及周朝現在擁有的廣闊領土,促使計劃發生變化,政府權力下放,並重組為封建制度,效忠於國王的領主統治著近乎自治的國家 . 只要領主們受到忠誠誓言的約束,這種做法就很有效,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各州變得比國王更強大,隨著王權的衰落,誓言遺忘。

由於每個思想流派,都與其他流派顯著不同,因此這一時期後來被稱為“百家思想流派”。

所謂的西周時期(公元前 1046-771 年)過渡到東周時期(公元前 771-256 年),當時野蠻人(可能是西方的西戎人)入侵,並迫使政府向東移動以更好地防禦。 東周時期的前半部分被稱為春秋時期,以記錄這些事件的當時的國家編年史名稱命名。

春秋時期是哲學、中國文學、藝術、音樂和整體文化取得最大進步的時代——儘管這是一個動蕩的時代——因為曾經與國家組織有聯繫的學者和思想家 流離失所,開辦了自己的學校(或在沒有正式學校的情況下宣揚自己的願景),並吸引了追隨者。 由於諸子百家爭相紛爭,這一時期被後人稱為百家爭鳴之時。 正如學者福雷斯特·貝爾德 (Forrest E. Baird) 指出的那樣,該術語暗示“從一開始就存在激烈的哲學競爭”,因為每個人都在與其他人爭奪追隨者 (281)。 貝爾德評論:

[主要學校]其中只有兩個,即儒家和墨家,是通常意義上的具有特定觀點的正在進行的師生社區的學校。 其他[主要]“門派”是一個漢代史學家的捏造; 回想起來,他將早期恰好持有相似想法的無關聯的個人歸為一類。 對於混亂的後周時期緊迫的道德、社會和政治問題,各種學派提出了相互矛盾的解決方案。 【282】

春秋時期過渡到戰國時期,七國之間的衝突加劇,國家陷入幾乎不斷的戰爭之中。 與此同時,大多數哲學流派紛紛效仿並相互批評,以犧牲他人為代價來提升自己的視野。 最著名的例子是儒家學者孟子(公元前 372-289 年)和他對墨翟(公元前 470-391 年)和楊朱(公元前 440-360 年)及其墨家和學派的批評。 享樂主義。

哲學家與主要學派

各家學派的故事,以及百家學派一詞,出自司馬遷(公元前 145/135-86 年)所著的《史記》,他是漢代傑出的歷史學家,為所有其他學派設立了標準 中國歷史文獻。 司馬遷未觸及的流派和哲學家由後來的漢族歷史學家班彪(公元 3-54 年)和他的兒子班固(公元 32-92 年)在他們的著作《漢書》(漢書)中進行了處理 )及其附錄《易文志》(參考書目)。 到司馬遷寫作的時候,儒學已經成為國家哲學,並且已經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 司馬遷很自然地偏愛儒家思想而不是其他思想,但他仍然努力相對客觀地呈現不同學派的思想。

Sima Qian
司馬遷
ZazaPress (CC BY-NC-SA)

應該記住,除了道教之外,以下每個流派都是在戰爭和社會動盪時期發展起來的,道教的核心信仰可以追溯到商代(公元前 1600-1046 年)的農民階級,但據說 哲學家老子(約公元前 500 年)與其他百家學派同時創立(或至少編纂)。 每所學校都試圖為在混亂和不確定的時代過上和諧生活的最佳方式提供指導方針,並且每所學校都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從經驗和悠久的民間傳統中汲取核心信念,提出自己的觀點 使人能夠與自己和他人和平相處的生活。

儒家

儒家思想由孔子(公元前 551-479 年)創立,他認為人類本質上是善良的,只是由於缺乏強大的道德標準而迷失方向。 如果人們在如何發展他們自己的個人道德標準以及遵守該標準的方式方面得到徹底的指導,他們就會始終如一地表現良好。 因此,儒家強調禮的重要性。 一個人可以通過遵守使一個人“好”的儀式而變得“好”。 一個人對這些儀式的堅持,無論一個人是否關心它們,都建立了一種強大的道德品格,這將有助於建立一個強大的、道德的社區,這將有助於建立一個健全、道德和穩定的國家,這將導致最高水平的 所有人的繁榮和幸福。

Confucius
孔夫子
Rob Web (CC BY-NC-SA)

道家

相反,道家聲稱,一個人為控制他人而製定的法律、規則和儀式越多,一個人就會製造出越多的罪犯,這僅僅是因為一個人必須遵守的規則越多,這些規則被打破的可能性就越大。 道教聲稱,沒有必要遵守所有儒家的儀式和儀式,因為人們需要做的就是承認道的存在——一種創造萬物、束縛萬物、釋放萬物的宇宙力量——它自然流動 通過可觀察的世界。 所有人類都是道的一部分,因此也是彼此的一部分。 認識到其他人與自己有相同的基本關切、感受和權利,就會培養同理心和同情心,從而成為一個“好人”。 如果更多的人與道聯繫在一起,那麼推理就會有更多的人在基本層面上聯繫起來,然後國家就會效仿這種反應,以鼓勵一個團結、平等、統一和繁榮的國家社區。

法家

法家認為人類的行為只是出於自身利益,需要嚴格的法律來控制他們從事不良行為的自然衝動。

法家由韓非子(公元前 280-233 年)創立,但基於秦國楊莽(公元前 338 年)的早期原則,拒絕儒家和道家的信條,認為人類只能出於 為了自身利益,需要嚴格的法律來控制他們從事不良行為的自然衝動。 墨守成規者認為,一個人獨自一人會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不管潛在的情況或其他可能受到傷害的人。 防止人們追求自身利益的混亂局面的唯一方法是法律,該法律承諾對那些不遵守法律的人進行嚴厲的懲罰。 秦朝之所以採用它,是因為他們的鎮壓和不得人心的政策激起了廣泛的不滿,如果不是始皇帝的秘密警察網絡和支持法家並逮捕任何異議者的線人,這將導致叛亂。

墨家

墨家由墨子創立(也稱為墨子、墨子和墨子),強調博愛是改善自我和社會的手段,以及結果主義(一個人的行為決定一個人的性格)的概念作為標準 判斷誰是“好”,誰是“壞”。 墨子試圖通過為他們提供相同的防禦和戰略來中和各個交戰國,這樣他們就不會獲得優勢,承認戰爭的徒勞,並同意和平相處。 他希望各國統治者選擇博愛,將每個人都視為自己家庭的一員,而不是追求權力,但他的努力沒有成功,戰爭仍在繼續。 儒教在漢朝被採納為國教後,他的哲學在很大程度上被遺忘了,但在公元 20 世紀又重新興起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

名家

名家(也稱為邏輯學家)由邏輯學家惠施(公元前 380 年 - 公元前 305 年)和公孫龍(公元前 380 年)創立,他們對詞語與所指對象的相關性很感興趣。 正如學者 John M. Koller 所說,“這所學派的主要興趣在於語言與現實之間的關係”(206)。 這所學校完全是理論和知識分子,因為追隨者試圖確定“椅子”這個詞(作為一個例子)與實際椅子的匹配程度。 雖然學校經常被嘲笑,但它的戒律最終將有助於道家,尤其是儒家思想的精確使用語言的重要性。 這一學派通過儒學影響了司馬遷《史記》的構成。

陰陽家

陰陽家(又稱博物學派)由冀夏書院學者鄒衍(公元前 305-240 年)創立。 陰陽學派教導說,萬物都處於存在/行動(陽原則)和非存在/不行動(陰原則)之間的恆定流動狀態,對這種模式的認識解釋了自然界以及人在其中的位置 它。 生活中的一切都是陰陽能量的不斷轉移,從而保持平衡。 一旦意識到世界是如何運作的,就會明白它以同樣的方式為所有人運作,而不僅僅是一個人的自我,這將使人們在理解上團結起來。 鄒衍的哲學最終主要被道教所吸收,在現代,道教與陰陽的象徵聯繫在一起。

Yin and Yang
陰陽
Dan Carter (CC BY-NC-SA)

小談家

小談家(也稱小說派)是派遣政府官員上街聽取和報告人民談話的政策的實踐。 這最終形成了普通民眾思想的哲學基礎。 這種哲學從未獲得廣泛的追隨者,而且很少有人知道它是誰創立的,也不知道它是如何被觀察到的。 它的追隨者被稱為“虛構主義者”,大概是因為無法確定他們所報告的所聽到的是否是他們實際聽到的。

外交家

外交家,顧名思義,重點培養外交政治,以修身治國。 通過外交訓練,人們學會瞭如何礼貌待人,同時也讓他們相信自己的優勢地位或政策。 這個學派最終被儒家吸收了。

農家

哲學家徐行(公元前 372 年至公元前 289 年)的主要倡導者是農業主義,它是一種平等主義哲學,認為社會階級自然會導致壓迫,每個人,從農民到國王,都應該平等地耕種土地並從中受益 勞動。 通過這樣做,每個人都會認識到他們彼此之間的聯繫,並且會像他們希望自己得到幫助一樣互相幫助。 徐行的哲學與儒家強調社會結構重要性的基本教義相矛盾,被孟子抹黑。

合一

融合主義試圖將儒家、道家、法家和墨家的概念結合在一個有凝聚力的哲學體系中。 這個學派最偉大的支持者是儒家學者董仲舒(公元前 179-104 年),他基本上從其他三個系統中吸取了適合儒家視野的東西。 董仲舒的儒學最終將成為新儒學的基礎,新儒學在現代中國乃至世界範圍內仍然存在。

Confucius, Buddha and Lao-Tzu
孔子、佛陀和老子
Lucas (CC BY)

結論

在小學校中,醫學院是最不知名但最重要的。 據推測,它是由為黃帝服務的傳奇醫生奇博創立的,傳說中的五位皇帝據說統治了公元前。 公元前 2852-2070 年。 岐伯的著作被認為是由可能創立該學派的醫師扁鵲(卒於公元前 310 年)開發的。 它強調通過飲食和自我保健來保持健康的重要性,扁鵲或他的一個弟子撰寫了《黃帝內經》(《黃帝內經》),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醫學著作之一。

軍事學院致力於研究孫子(約公元前 500 年)和他假定的後裔孫臏(卒於公元前 316 年)的著作,以及他們各自的戰爭論文,均稱為《孫子兵法》。 人們認為,通過軍事準備,人們可以維持秩序,而秩序自然會鼓勵良好的行為。 孫子和孫臏的作品並不鼓勵戰爭,而是強調盡快結束任何衝突——贏得勝利——以恢復和平和鼓勵繁榮的重要性。 Sun Tzu 的著作將成為 80 年代 CE 商業世界的“必讀”,並且在當今仍在諮詢商業戰略。

除了這兩者之外,還有楊朱創立的享樂主義學派,鼓勵個人表達而不考慮社會習俗的享樂主義學派,以及詭辯家騰石(公元前 6 世紀)的相對主義學派,如後來的希臘詭辯家普羅泰戈拉(l. c. 約公元前 485-415 年)教導了這樣的戒律,即任何人認為是真實的,就是真實的,或者用 Protagoras 的著名措辭來說,“在所有事物中,衡量標準是人”意味著一切都是相對的,因為客觀現實必然受制於個人 解釋。

這些不同的思想流派都受到秦朝的大力鎮壓,但法家除外——如前所述——但它們的概念和創始人著作的片段,為後來的作家所保留。 當漢朝恢復言論自由並解除秦國的其他壓制政策時,這些流派再次重見天日,其遺留著作被併入儒、道、法三大流派。 2000 多年來,中國文化一直在傳播,同時也塑造了世界各地人們的哲學、商業實踐和個人生活。

删除广告
广告

关于译者

晚生姓高
高先生目前擔任加州就業部的首席翻譯,是聯合國美國協會的前董事會成員,也是英文雜誌《美華論壇》的現任董事會成員和前副主編

关于作者

Joshua J. Mark
Joshua J. Mark现在是一位自由作家,曾在纽约Marist学院兼职哲学教授。他曾在希腊和德国生活,并环游过埃及。他在大学教过历史、写作、文学和哲学。

引用本作品

APA 风格

Mark, J. J. (2020, July 06). 中國古代哲學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y]. (. 晚生姓高, 翻译). 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 取自 https://www.worldhistory.org/trans/zh/1-11673/

芝加哥风格

Mark, Joshua J.. "中國古代哲學." 翻译 晚生姓高. 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 最后修改 July 06, 2020. https://www.worldhistory.org/trans/zh/1-11673/.

MLA 风格

Mark, Joshua J.. "中國古代哲學." 翻译 晚生姓高. 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 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 06 Jul 2020. 网络. 13 Dec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