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战争

定义

Joshua J. Mark
翻译,由Jinfeng Zhang翻译
发表于 11 August 2022
X
Soldiers Plundering a Farm During the Thirty Years' War (by Sebastian Vrancx, Public Domain)
三十年战争期间士兵掠夺农场
Sebastian Vrancx (Public Domain)

三十年战争(1618-1648 年)是欧洲最后一场由宗教分歧引发的重大冲突,也是欧洲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战争之一,造成约 800 万人死亡。这场战争从波希米亚的局部冲突开始,最终牵涉到整个欧洲,影响了近代欧洲的发展。

战争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

  • 波希米亚起义(1618年-1620年)
  • 丹麦介入(1625年-1629年)
  • 瑞典介入(1630年-1634年)
  • 法国介入(1635年-1648年)

自 1517 年以来,新教改革引发了宗教分歧和社会动荡,1555 年的《奥格斯堡和约》解决了这一问题,确立了 cuius regio, eius religio(教随国立)政策,统治者可根据该政策选择在其领土上信奉天主教还是路德宗(当时唯一被承认的新教教派)。1617 年,信奉天主教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二世(Ferdinand II,1578-1637 年)成为波希米亚国王,这让大部分新教徒感到不满。1618 年 5 月,在第二次布拉格掷窗事件之后,新教徒支持他们选择的君主普法尔茨的腓特烈五世(Frederick V of the Palatinate,1596-1632 年),由此引发了波希米亚起义和三十年战争。

1620 年,腓特烈五世的军队在白山战役中被击败。1625 年,信奉新教的丹麦于卷入冲突,这一事件通常被称为外国势力首次介入战争。实际上,荷兰新教徒自 1618 年以来一直在为腓特烈五世的军队提供武器和其他资源,而天主教西班牙则支持斐迪南二世。出于宗教原因和保护其商业利益,信奉新教的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1588-1648 年在位)开始参战,同时,和克里斯蒂安四世一样,支持新教徒的瑞典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夫(1611-1632 年在位)也准备参战,希望自己也能获得这一荣誉。

三十年战争被认为是新教改革的 "正式 "结束。

然而,克里斯蒂安四世并不是天主教雇佣军首领阿尔布雷希特. 冯. 瓦伦斯坦(Albrecht von Wallenstein,1583-1634 年)所率领的帝国军队的对手,于是他同意议和,并于 1629 年撤出了丹麦军队和苏格兰雇佣军。自 1628 年以来, 瑞典国王阿道夫一直支持克里斯蒂安四世,1630 年,在天主教红衣主教法国黎塞留(Richelieu)(1585-1642 年)的资助下,他开始与瓦伦斯坦作战。黎塞留支持新教国王对抗天主教帝国军队,以维持法国与强大的哈布斯堡王朝控制的邻近地区之间的势力平衡。1632 年阿道夫战死后,瑞典人在法国人的支持下继续战斗,这是战争的最后阶段,也是最血腥的阶段。

General Albrecht von Wallenstein
阿尔布雷希特·冯·华伦斯坦将军
Anthony Van Dyck (Public Domain)

战争没有赢家,因为 1648 年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也结束了西班牙与荷兰之间的八十年战争)结束了这场战争,该文件本质上只是重申了与 1555 年《奥格斯堡和约》有关宗教的相同条款。 战争的结果包括:

  • 国家主权
  • 承认加尔文教
  • 荷兰独立
  • 战争的创新
  • 瑞士独立
  • 法国成为大国
  • 西班牙帝国的衰落
  • 葡萄牙独立
  • 神圣罗马帝国的衰弱

三十年战争被认为是新教改革的 "正式 "结束,因为在战争结束时,加尔文宗、路德宗和天主教一起被接受为合法的信仰体系,因此新教教派的发展被认为到 1648 年已经结束,尽管这并没有解决今后的宗教冲突。根据一些学者的说法,改革至今仍在继续。这场战争开启了阿道夫. 古斯塔夫现代战争的实践,由此建立了现代国家之间的国际体系,也标志着这场冲突成为向现代过渡的分水岭事件。

原因及背景

三十年战争有以下几个原因:

  • 地区力量不平衡
  • 对哈布斯堡王朝及其商业控制的不满
  •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权力的削弱
  • 地区的商业利益
  • 宗教分歧

然而直接原因是宗教分歧和无法和平解决这些分歧,欧洲三大宗教改革也体现了这一点:

  • 波希米亚宗教改革(约 1380 年至-1436 年)
  • 新教改革(1517-1648 年)
  • 反宗教改革(1545 年- 1700 年)

Luther's Ninety-Five Theses Nailed to the Wittenberg Church's Door
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被钉在维滕贝格教堂的门上
Eikon Film and NFP Teleart (Copyright)

波希米亚宗教改革是由天主教神父和神学家发起的,他们试图让教会恢复早年的原教旨,其最伟大的倡导者是扬.胡斯(Jan Hus,1369-1415 年),他被作为异教徒处死,引发了胡斯战争(1419-1434 年)。在 1436 年的巴塞尔会议上,波希米亚获得了宗教自由,波希米亚教会被允许按照自己的信仰举行仪式。

1517 年,天主教修道士兼神学家马丁. 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 年)在维滕贝格发表了《95 条论纲》,拉开了新教改革的序幕,瑞士的胡德里赫. 茨温利(Huldrych Zwingli,1484-1531 年)和约翰. 加尔文(John Calvin,1509-1564 年)进一步推进了这一改革。天主教会以 1545 年开始的反宗教改革应对这些改革者的挑战,谴责新教教义为异端邪说,并重申教会作为唯一精神权威的地位。早在 1545 年之前,人们就开始强烈地认定自己是天主教徒或新教徒,在新教教派中,也开始认定自己追随某个宗教领袖,从而造成了更多的宗教分歧。

当新教贵族反对有利于天主教徒的法律决定时,波西米亚起义就开始了。

1524 年,宗教分裂引发了国内冲突。德国农民起义爆发,随后又爆发了骑士起义和施马尔卡尔德战争,直到 1555 年奥格斯堡和约的签订才解决了这一争端。和约的条款之一是由地区统治者选择其王国的宗教。这一概念原则上可行,但如果君主的宗教与其大多数臣民的宗教不同,就会出现问题。

自 1436 年以来,波希米亚人一直习惯于以自己的方式信奉自己的信仰,那些不再愿意遵从正统波希米亚教会的人便追随路德宗(路德的教义与胡斯的教义产生了共鸣),从此获得了宗教自由。当热衷于天主教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二世成为波希米亚国王时,尽管他承诺宗教宽容,但由于他过去在其他地方迫害新教徒的行为,还是得不到信任。巴伐利亚选帝侯马克西米利安一世(1573-1651 年)也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拒绝接受波希米亚王位,他支持斐迪南二世并提供军队保护他的王位。

波西米亚起义

波希米亚起义开始于以图恩伯爵(Thurn,1567-1640 年)为首的新教贵族反对有利于天主教徒的法律决定,并在布拉格城堡与斐迪南二世的三名代表会面讨论局势。图恩和他的同僚们对此次会面不满,将代表们扔出窗外,这就是著名的第二次布拉格掷窗事件(第一次布拉格掷窗事件是胡斯战争的开端)。

Battle of White Mountain 1620
1620年白山战役
Peter Snayers (Public Domain)

这三个人都活了下来,但这一事件被两派用作宣传,天主教声称他们被天使抓住并安全地带到了地面,而新教则反驳说他们只是落在了堆肥中才幸免于难。图恩夺取了政权,并鼓励奥地利和西里西亚的新教王子也这样做,而腓特烈五世则雇佣了恩斯特. 冯. 曼斯菲尔德(Ernst von Mansfeld,卒于 1626 年)将军率领军队支持图恩。1619 年,曼斯菲尔德战败,但此时新教徒已经完全放弃了对斐迪南二世的支持,推举腓特烈五世为王,腓特烈五世接受了王位。

天主教派宣布这一行为是非法的,因为斐迪南二世是合法的国王(也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敌对行动一直持续到 1620 年 11 月,在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支持下,蒂利伯爵约翰. 塞尔克拉斯(Johann Tserclaes,1559-1632 年)率领的天主教帝国军队在白山战役中击败了图恩和安哈尔特的克里斯蒂安(Christian of Anhalt,1568-1630 年)率领的波希米亚人。腓特烈五世的支持被瓦解,帝国军队占领了布拉格,结束了起义。腓特烈五世后来在 1632 年死于感染发烧。

西班牙和荷兰之间的八十年战争(1568-1648 年,又称荷兰起义)当时正处于被称为十二年休战(1609-1621 年)的时期,这使得天主教的西班牙和荷兰的新教徒可以向波希米亚输送资源,以帮助各自的教派。1623 年,当斐迪南二世从腓特烈五世手中夺取了波希米亚的领地和头衔,波西米亚起义演变成了国家间的冲突,紧张局势升级,无视新教王子,他们相信斐迪南二世会将天主教强加给该地区。斐迪南二世得到了天主教哈布斯堡家族的支持,哈布斯堡家族当时控制着西班牙、荷兰、那不勒斯、米兰和神圣罗马帝国的大部分地区。

丹麦的介入

丹麦的克里斯蒂安四世依靠神圣罗马帝国北部地区和波罗的海地区的稳定贸易,而这些地区现在正受到威胁,他担心斐迪南二世对腓特烈五世的行动预示着天主教会向丹麦北部推进,于是他与汉堡和不来梅的新教贵族们联系,表示愿意提供帮助。他与曼斯菲尔德一起,在英国、荷兰以及当时正面临自身问题的法国的小规模支持下,致力于击败斐迪南二世的拥护者华伦斯坦。

Hussite Wagenburg
胡斯·瓦根堡
Unknown Artist (Public Domain)

在整个战争期间,双方都面临着部队补给困难的问题,因此军队沿途搜刮土地,摧毁农场,杀害平民。无论是华伦斯坦的帝国军队还是曼斯菲尔德的叛军,新教徒和天主教徒遭受的苦难是一样的。华伦斯坦本人得到了斐迪南二世的丰厚奖赏,但这笔财富却从未惠及军队。克里斯蒂安四世听说新教平民死亡的消息后,作为他们的支持者加入了战争,但此时新教叛军强奸和杀害的新教平民人数可能与华伦斯坦的天主教帝国军队不相上下。

克里斯蒂安四世的主要目的是保护他在该地区的商业利益,并赶在古斯塔夫. 阿道夫之前夺取基督教冠军这一头衔。他在 1626 年的卢特战役中遇到了蒂利伯爵,结果被击败。之后,他指望来自英格兰和荷兰的军队和资源未能实现,曼斯菲尔德于1626年死于自然原因。克里斯蒂安四世没有资源,也没有经验丰富的将领,1627 年被瓦伦斯坦击败,1628 年向阿道夫求助,阿道夫派人前去救援。但到了 1629 年,克里斯蒂安四世诉诸和平,并签署了《吕贝克条约》,以不参与战争的承诺换取他的安全与利益。

瑞典介入

1630 年,古斯塔夫. 阿道夫率领约 2 万名士兵抵达该地区,人数远远少于蒂利或瓦伦斯坦,但他在军事上的创新弥补了人力上的不足。阿道夫似乎已经意识到捷克名将扬. 齐兹卡(Jan Zizka,约 1360-1424 年)在胡赛特战争(Hussite Wars)中开创的先进战法,包括他的马车堡垒,这种堡垒既能进攻又能防御。这种多功能性为齐兹卡的部队带来了移动火炮的决定性优势,这也是阿道夫最著名的创新。阿道夫还注意到奥兰治的莫里斯(Maurice of Orange,又称拿骚的莫里斯,1567-1625 年,沉默者威廉的儿子,1533-1584 年)的新颖战术,特别是可控的齐射和反冲锋,这种战术允许连续射击并在装填弹药的同时进行重新部署。

Gustavus Adolphus Leading a Cavalry Charge
古斯塔夫·阿道夫率领骑兵冲锋
 Jan Martszen de Jonge (Public Domain)

利用这两种创新,阿道夫创建了一支可以交叉训练的军队,使每名士兵都能履行其他任何一名士兵的职责:步兵也可以是骑兵,骑兵也可以是炮兵,炮兵也可以是步兵,在一个混合兵团内,每个兵种都同样重要。他还引入了移动炮兵,这种炮兵的作用就像齐兹卡的马车堡垒,可以将进攻阵地转为防御阵地,也可以将防御阵地转为进攻阵地,并以快速队形准确地移动到他需要的地方。除了固定火炮外,这些战术也被证明相当有效。

阿道夫禁止部队进行任何掠夺或搜刮,法国、荷兰和本国瑞典提供的资源确保了他们获得足够的报酬与食物。安顿好部队后,他在 1631 年的第一次布雷滕费尔德战役中击败了蒂利,并在 1632 年 4 月的莱希河战役(雨战)中再次取得胜利。1632 年 9 月,他在 Alte Veste 战役中被瓦伦斯坦击败,但他的部队仍完好无损。1632 年 11 月,两位将军在卢岑(Lutzen)战役中再次相遇,阿道夫在战役中阵亡,但瑞典军队在萨克森.魏玛的伯纳德(Bernard of Saxe-Weimar,1604-1639 年)的指挥下集结部队,取得了胜利。

伯纳德随后离开了瑞典军队,阿道夫的得力助手阿克塞尔.奥克森斯蒂耶纳(Axel Oxenstierna,1583-1654 年)掌控了瑞典军队,并于 1633 年再次取得胜利。瓦伦斯坦(Wallenstein)在卢岑(Lutzen)战场上撤退,瑞典人赢得了那场胜利。瓦伦斯坦被斐迪南二世解除了指挥权,并于 1634 年被他的高级幕僚暗杀,接替他的是西班牙荷兰总督费迪南德(1609-1641年)。1634年9月,费迪南德在诺德林根战役中击败了瑞典-德国联军,随后瑞典人保持中立,德国则投靠了帝国。

法国介入

斐迪南二世直接向西班牙请求提供资源,以便将战争进行到底,这迫使红衣主教黎塞留让法国向西班牙宣战,并投入更多资源,委托萨克森.魏玛的伯纳德统领雇佣军。战争的最后阶段仍主要在神圣罗马帝国(包括波希米亚)境内进行,法国、西班牙、荷兰、英国、葡萄牙、瑞典、丹麦和波兰-立陶宛也卷入其中。

Map of the Holy Roman Empire, 1648 CE
1648年的神圣罗马帝国地图
Astrokey44 (CC BY-SA)

经过多年的战争,农田被毁,粮食匮乏,造成饥荒,许多人死于饥饿,包括战斗人员和非战斗人员。部队再次被迫搜刮土地,土地有限,无法达成妥协,敌对行动持续不断。疾病在这片土地肆虐,许多平民自相残杀。为了能有东西吃,他们抢劫和杀害邻里。动物(包括猫和狗)的数量和人类一样迅速减少,而战争仍在继续,看不到结束的迹象。

瑞典人才逐渐丧失了所有战果,直到 1636 年,瑞典人在维特斯托克战役中获胜,同时法国在该地区派兵支援。 1637 年,斐迪南二世去世,他的儿子斐迪南三世(1608-1657 年)继位,但他似乎比父亲更不知道如何结束这场冲突。法国军队继续支持瑞典军队的作战,并取得了自己的胜利,但帝国军队仍然坚守阵地,也取得了进步。

1641 年,伦纳特. 托尔斯滕松(Lennart Torstensson,1603-1651 年)接替约翰. 巴纳(Johan Baner,1596-1641 年)成为瑞典元帅。两人都曾在古斯塔夫-阿道夫(Gustavus Adolphus)手下服役,巴纳试图继续执行禁止军队搜刮或骚扰市民的政策,虽然得到了法国的支持,但由于缺乏资源,托尔斯滕松的瑞典军队又重新开始掠夺平民。班纳去世后,托尔斯滕松得以重新补给部队,并率领部队在 1645 年取得了胜利。直到 1646 年,法国-瑞典联军继续保持优势,但未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来结束战争。虽然费迪南三世拒绝承认自己的处境越来越无望,但他最终同意在 1648 年进行谈判,签署《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结束了战争。

结论

如前所述,这场冲突主要发生在神圣罗马帝国地区,虽然该地区包括现代意大利、荷兰、捷克共和国等国的部分地区,但主要是现代德国地区。战争几乎完全摧毁了这个地区的许多村庄,马格德堡市遭到了严重破坏,损失了25000 名居民中的20000 人,1900 座建筑和房屋中中的 1700 座。对村庄的洗劫将难民驱赶到已经人满为患、疾病泛滥的城市,增加了死亡人数。

The Blessings of the Peace of Westphalia
威斯特伐利亚和平祝福
Nasjonalmuseet (Public Domain)

德国指责其他国家的士兵带来了瘟疫和其他疾病,助长了民族对其他国家的怨恨,普鲁士、勃兰登堡以及后来的德国领导人在动员人们参加后来的战争时,都会利用这种怨恨,提醒人们 "外来者 "对日耳曼人犯下的暴行。德国人对三十年战争的记忆代代相传,并在德国作家和诗人的笔下广为流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宣传提供了素材。

即便如此,《威斯特伐利亚和约》重申了《奥格斯堡和约》中的宗教主权,确立了国家主权的概念,禁止任何国家干涉其他国家的法律,最终形成了现代国际关系体系。加尔文教得到承认后,宗教自由,至少在表面上,变得更加普遍,新教徒和天主教徒都建立了学校,使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经文,从而提高了识字率。

尽管取得了这些进步,但应该指出的是,战争造成了约 800 万人死亡。仅在 1634 年的诺德林根战役中,一天之内就有约 16000 名士兵死亡,这还不包括该地区的非战斗人员。可以肯定的是,许多直接或间接卷入战争的人根本不在乎斐迪南二世或腓特烈五世的主张,但似乎许多人(如果不是大多数人的话)都对他们的宗教认同非常在意,这使他们紧密联结在一起。

1618-1648 年间,神圣罗马帝国的日耳曼领土被摧毁,数百万人丧生,宗教冲突反映的正是 1555 年在奥格斯堡已经解决的问题,而战争并没有以任何新的方式使宗教冲突得到解决,大家只是厌倦了战斗。然而不久之后,天主教徒和新教徒都再度敌视对方,宗教分歧继续导致纷争,并一直持续到今天。

删除广告
广告

问题与解答

三十年战争发生在什么时候?

三十年战争发生在1618-1648年。

什么原因导致了三十年战争?

三十年战争的原因包括:地区力量不平衡、神圣罗马帝国的衰弱、对强大的哈布斯堡王朝的不满、地区的商业利益,特别是宗教分裂和宗派斗争。

谁参与了三十年战争?

三十年战争是由神圣罗马皇帝斐迪南二世领导的天主教帝国军队和反叛的新教军队进行的。 三十年战争最初是波西米亚的局部内战,最终卷入了英国、丹麦、法国、荷兰、西班牙、瑞典和波兰立陶宛,各方都按照宗教派别交战。

谁赢得了三十年战争?

三十年战争没有人获胜。 战争以《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结束,只是结束了敌对行动,但没有宣布胜利者。

三十年战争的结果是什么?

三十年战争的结果包括:国家主权、荷兰独立、瑞士独立、战争创新、法国成为大国、西班牙大国地位下降、神圣罗马帝国进一步削弱、加尔文主义被承认为 合法的信仰体系。 这场战争也被认为是新教改革的“正式”结束。

三十年战争为什么重要?

三十年战争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欧洲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冲突之一,造成约 800 万人丧生,并摧毁了神圣罗马帝国(现代德国)的大部分地区。 德国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利用这场战争进行宣传。

关于译者

Jinfeng Zhang
张金峰是本土中国人,拥有国际关系和国际商务硕士学位,对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从事翻译工作多年,喜欢旅游和了解不同文化。

关于作者

Joshua J. Mark
Joshua J. Mark现在是一位自由作家,曾在纽约Marist学院兼职哲学教授。他曾在希腊和德国生活,并环游过埃及。他在大学教过历史、写作、文学和哲学。

引用本作品

APA 风格

Mark, J. J. (2022, August 11). 三十年战争 [Thirty Years' War]. (J. Zhang, 翻译). 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 取自 https://www.worldhistory.org/trans/zh/1-19708/

芝加哥风格

Mark, Joshua J.. "三十年战争." 翻译 Jinfeng Zhang. 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 最后修改 August 11, 2022. https://www.worldhistory.org/trans/zh/1-19708/.

MLA 风格

Mark, Joshua J.. "三十年战争." 翻译 Jinfeng Zhang. 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 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 11 Aug 2022. 网络. 27 Apr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