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的神与女神 : 一段简略的历史

文章

Joshua J. Mark
翻译,由Xiaohua (Christy) Du翻译
发表于 17 April 2016
聆听本文
X
打印文章

古埃及的土地充斥着众神的灵韵。太阳神拉在每天清晨驾驶着祂的大船,身披阳光,刺破黑暗,而众神在黑夜中像星星一样注视着人们。在奥西里斯使尼罗河水泛滥并滋养土地的同时,库努牡引导了水的分渠。而伊西斯和她的妹妹奈芙蒂斯不仅陪伴人类走过他们的一生,而且还在他们死后也一直保护他们,就像许多其他的神一样。巴斯泰托守护着女人,同时也保护着家庭。泰奈奈特是啤酒和酿造的女神,有时也会出现在孩子诞生的时候。哈托尔则有着许多不同的身份,她有时会以醉酒女郎的身份出现在宴会上并成为人们最好的伙伴。

Ra Travelling Through the Underworld
拉行驶穿过地狱
Unknown Artist (Public Domain)

神和女神并不是遥不可及且令人畏惧的神祇,相反祂们是与人类生活在一起最亲密的朋友。祂们时而住在为祂们所建造的神殿里、住在树林里、湖泊里、涓流里、沼泽里、以及尼罗河谷以外的沙漠中。当炽热的风从干涸的荒原中吹来时,那不仅是空气的聚集,而且是赛特神在兴风作浪。当雨水从天空中降下时,那是”湿气之母“女神泰芙努特对人类的馈赠。但祂也与干旱有关,有时会在节庆日里被要求禁止降雨。就在世界刚从混沌之水中被创造出来的时候,阿图姆(也被称之为拉) 曾为祂的两个孩子舒和泰芙努特的回归而哭泣,而人类便是诞生于其眼泪之中。从生命的各个方面来看,埃及的神祇会在人们生前和死后一直保护着他们。

神祇的起源

对于超自然实体的信仰早在埃及的前王朝时期(公元前6000 - 3150)就有证明,但是这种做法无疑是要更为古早的。就像历史学家玛格利特·奔森所写:

埃及人曾与无法理解的力量所共存。风暴、地震、洪水、干旱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无法解释的,但是人们敏锐的发现所谓自然的力量对他们的生活有着巨大影响。就这样,自然之力被人类认为是强大的,因为它们轻而易举就能摧毁人们(98)。

在早期的信仰中,人们信奉于万物有灵论,认为所有无生气之物,比如植物、动物、和大地皆有灵,并且充斥着神圣的光芒;同时也信奉于拜物教,相信万物有意识且有着超自然的力量;还有图腾崇拜,认为个人或者宗族与一些植物、动物、符号有着精神上的连接。在埃及的前王朝时期,对于早期且身处不同文化的人们来说,万物有灵论是他们对于世界的基本认知。奔森写道:“通过万物有灵论,人们在寻找对于自然力量的解释和人类在生命运行轨迹中的位置“(98)。万物有灵论不仅与更神秘的宇宙力量和地球能量有关,它更与死后的人的灵魂有关。奔森解释道:

埃及人坚定地认为死亡只是通往另一种存在形式的途径,所以他们承认那些亡者在重生后会有更强大的力量。因此,在各个部落里那些被认为从政治上、精神上、或法术上强大的人在死后或者在死后世界有着更为特别的意义。所以他们的灵魂将受到相应的推崇、贡品、与尊敬。埃及人还认为已逝的人将参与到现世的事务中,不管是好意的或者恶意的。因此,人们需要通过日常的供奉来安抚这些逝者(98)。

死后也有生命的这一点引起了人们对于超自然之物的探究,也就是那些主宰着另一个世界,并与地球有着直接关联的神。对于早期的宗教发展在艾米丽·迪金森的第96首诗歌(也被称为《我的生命结束前已结束过两次》)中有所概括:“离别是我们对于天堂的全部所知“,或者我们可以在拉金的《晨歌》中找到宗教是“被创造出来以此证明我们不会死亡”。对于死亡的概念需要被解释且赋予意义,所以人们信奉于更强大的力量来得到对于死亡的启示。

拜物教和图腾崇拜是从万物有灵论中延伸出来的。拜物教最主要的标志是代表了世界和宇宙和平的节德柱。它最初被认为是丰饶的象征,后与奥西里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铭文曾写道:”节德柱侧卧在一方“意味着奥西里斯的死亡,同时节德柱的站立则象征着祂的重生。图腾崇拜则是从植物和动物中演变而来。每一个古埃及的诺姆(地区)都有着自己的图腾,不管是植物、动物或符号,它们都代表了人们在精神上与定居地的联系。每一个埃及军队将在上战场前被分成诺姆,每一个诺姆都带着自己的法杖,并悬挂着代表性的图腾。每一个人也有着自己的图腾,一般来说是一直守护着他们的精神向导。在任何时代,埃及的王都由一只代表了荷鲁斯神的鹰所守护着。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神灵被万物有灵论赋予了人性(把人类的特征附加在非人类的事物上)。那些无所不在且无形的神灵被给予了形态、形状和名字,最终发展成了古埃及的神祇。

神话的起源

埃及主要的创世神话起源于时间开始前那静态的原水。从这无穷无尽的水底中,一个原始的山丘(奔奔石)渐渐升起。因此,埃及的金字塔被认为是地球上第一个从原水之底升起的山丘所化作的象征。与这些永恒的原初之水()同时存在的是赫卡(魔法),它经常被拟人化为赫卡神。在某些版本的神话中,赫卡神命令奔奔石升起。

阿图姆神(或拉)屹立在山丘之上,或者在其他的版本里,祂被描述为从空中降落到山丘之上。当阿图姆看向四周,发现什么都不存在的时候,祂感受到了孤独。于是通过赫卡,祂与自己的影子所结合,并孕育了两个孩子,舒(由阿图姆吹出的空气之神)和泰芙努特(由阿图姆吐出的湿气之神)。舒在世界之初给予了生命相应的准则,同时泰芙努特为这些准则制定规条。

祂们把自己的父亲留在奔奔石上,而祂们自己则出发去建造世界。过了许多年,阿图姆开始担心自己的孩子为何会离开如此之久,于是祂移除了自己的眼睛,并派它去寻找自己的孩子。当祂的眼睛也离祂而去时,阿图姆静坐在山丘上,思考着永恒。终于,舒和泰芙努特与阿图姆的眼睛(被描绘成著名的全视之眼)一起回来,而祂们的父亲为祂们的安全归来喜极而泣,流出了幸福的泪水。

这些眼泪滴落到奔奔石下面肥沃的土壤里,并使得男人和女人所诞生。这些生物没有地方居住,所以舒和泰芙努特结合,降生了爱到不能分离的盖布(大地)和努特(天空)。阿图姆对此却有所不快,并强制把祂们分开,把努特高高举起到盖布所触及不到的地方,并把祂固定在宇宙的天幕之上。但努特却已经有了盖布的孩子,并因此诞生了最初的五个神祇:奥西里斯,伊西斯,赛特,奈芙蒂斯,和荷鲁斯。从这些原始的神祇开始,其他的神祇也陆续出现了。

The Greenfield Papyrus
格林菲尔德的纸莎草卷
The Trustees of the British Museum (Copyright)

对于神之起源的另一种版本与之类似,但是还包含了最古老的埃及神祇之一,女神奈斯。在这个版本之中,奈斯是混沌初开,努,的妻子。祂们的结合孕育了阿图姆和所有其他的神祇。即使在这个版本的神话中,赫卡的出现也是早于奈斯和其他神明的。在埃及历史上,许多雕刻的铭文都把奈斯称之为“众神之母”或“万物之母”,祂也是历史上最早的母神形象之一。而在另外一个版本中,努(混沌)被拟人化为努恩,是万物的父母并创造了其他的神祇和宇宙万物。

一位埃及古物学者,杰拉尔丁·平奇曾说道:当神灵诞生,万物欣欣向荣,

原始状态的特性,比如黑暗,被追溯性地赋予了意识,最终成为八神,也被称为赫尔莫波利斯八柱神。八神被想象成两栖动物或者爬行动物,是黑暗原始粘液所产生的肥沃生灵。他们的力量塑造了造物者,甚至是造物者最初的体现(58)。

乌洛波洛斯之环,一只吞食着自己尾巴的蛇,代表了永恒,而这种象征来自于蛇与创造和神灵的联系。阿图姆(拉)在早期的铭文中被描绘为一条巨蛇,之后祂蜕变了蛇即太阳之神(或是被蛇保护的太阳之神),并与象征着混乱的巨蛇阿波菲斯所搏斗。

神与女神的本性

古埃及的神祇在创世之初的分裂后保持着和谐与平衡。杰拉尔丁·平奇写道:“有些文字曾提到创世前那不可知的时代,并把它称作是‘在两性事物创造之前’的时期。当宇宙还未被分割成两个对立的事物,比如大地与天空,光明与黑暗,男性与女性,或是生命与死亡“(58)。在最初,万物皆归于一,随着奔奔石的升起和众神的降临,多样性被融合进了创世纪;接着一便生出了二,二便生出了三。

埃及宗教信仰专注于通过玛特,即和谐原则,来使这些“多样性”平衡。玛特是埃及文化的中心思想,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着他们,从如何约束自我,到他们的艺术、建筑、文学、甚至到他们对待死后的观念。这种力量使得众神能够履行其义务,并且使人类与神灵所建立联系,继而用赫卡来维持玛特。在《棺材文》中,赫卡神被视作比神灵更加古老的存在。

一些学者认为埃及的宗教信仰是从美索不达米亚发展过来的,埃及人与美索不达米亚人相似,他们认为自己是与众神一起维持秩序并阻止混乱的伙伴。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故事是”推翻阿波菲斯“并在其中产生了它们自己的习俗。阿波菲斯是一条远古巨蛇,祂会在每天夜晚,攻击驾着太阳船穿过黑暗直驶黎明的拉。不同的神和女神与拉一起乘船,保护祂不受阿波菲斯的伤害,并且逝者的灵魂也被要求帮助阻挡巨蛇。其中最著名的图像之一是当塞特神还未成为奥西里斯神话中的邪神时,祂举着长矛刺向巨蛇来保护光明。

Apophis Defeated
阿波菲斯被击败
kairoinfo4u (CC BY-NC-SA)

从这个故事中演化出来的习俗包括人们用木头或蜡雕刻出阿波菲斯的形状,并用火烧毁,以此来帮助逝者的灵魂和与他们同行的神祇带来黎明的太阳。阴天对于古埃及人来说是一种不好的预兆,意味着阿波菲斯战胜了拉;而日食则会带给人们更大的恐惧。埃及人通过对于其神灵的习俗和奉献帮助太阳在每天早上升起,因此每一天都被视为秩序与混乱的斗争。杰拉尔丁·平奇写道:

当创世神,比如阿图姆,以蛇的形象出现时,祂们一般代表了混乱力量的正面形象,但与祂们相反的负面形象则是巨蛇阿波菲斯。阿波菲斯代表了混乱力量充满毁灭性的那一面,这种力量持续压制各种生灵,并迫使它们回归到万物的“始一“。因此,甚至在创世纪开始前,世界就包含了其自身毁灭的因素(58)。

这种毁灭性的力量甚至会压制神或是女神祂们自己。回归到"完整",或是从多个个体再次结合为”始一“,都被视作为不可避免的。一位学者,R.H.威尔金森注释道:“一系列的埃及文献表明了,即使神祇在通常意义上不是凡人,但是祂们也有可能死亡”(20)。这种信仰有可能来自于埃及对于平衡与和谐的重视;即使宇宙的多元化会逐渐从“始一”中产生,但它们都将回归到最初的形态。比如众神之一的奥西里斯,祂曾被杀死,后被复活,但这只是一个临时的状态;在未来的某一天,万物皆将回归到创造出它们的原始混沌中。威尔金森写道:“

事实上,对于神性消亡的这一原则适用于所有埃及神祇。追溯到新王国时期的文献显示,托特神以相似的方式给人类和神祇指定寿命。并且《亡灵书》中第154个Spell中明确地指出,死亡(在原文中的‘衰退’和‘消亡’)等待着‘所有神和女神’...并且只有在混沌之初所产生的元素最终会被保留下来(21)。

与中国或印度文化相反的是,埃及文化在某些方面并不崇尚“始一”的概念,或是承认一个无差别的整体,反而是对这种观念感到恐惧。回到无差别的“始一”意味着一个人的自我、个人的记忆、一生的成就、和深爱的人都将不复存在;这个观念对于古埃及人来说是承受不起的。在死后,与其说是通往‘地狱’,不如说一个灵魂可能发生的最糟糕的事情是被判定为不适合进入天堂。当灵魂的心脏与真理的白羽比较重量的时候,如果心脏重,那么它就会被扔到地上,然后被怪物阿穆特吃掉。

心脏被认为是一个人自我和精神的中心。一旦它被吃掉,那么灵魂将停止存在。而非存在对于埃及人来说是令人恐惧的。奔森写道:“埃及人惧怕死后永无止境的黑暗和无意识,因为这两种情况都与宇宙中明显存在的光和运动的传送所相反“(86)。所以“光和运动的传送”是生命存在的本源。埃及人对于死后世界的精心描绘也反映了一个人在现世的生活,而且这种观念的发展则是因为非存在和失去自我的恐慌所导致的。当神祇在百万年后最终陨落,人类也将与祂们一同死亡,而人类的历史也将湮灭。

埃及神与女神的死亡

埃及的神与女神终将死亡,这甚至不需要数百万年的时间。基督教的崛起意味着古埃及宗教活动和被魔法勾勒的世界的终结。上帝现存于天堂,是远离地球的唯一神灵,而也不会再有不同的神灵和精神存在于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即使这个新的上帝可以通过祂的儿子耶稣·基督而存在,但在基督教的经文里祂还是被描述为“居住在不能触碰到的光明里” (I Timothy 6:16)。而神圣的巨蛇也被犹太文学家改变为人类从天堂堕落的象征(Genesis 3)。而地球它自己,与被神祇的友好精神充斥所相反,它被基督教文学家看作邪恶,并且被他们的宿敌撒旦所控制着 (Romans 5:2, II Corinthians 4:4, Galatians 1:4, I John 5:19, 及其他)。到了公元后5世纪,埃及的神祇在逐渐减少,到了公元后7世纪,祂们则完全消失。但像威尔金森提出的一样,祂们没有安静的消散:“

在公元后383年,在罗马帝国的非基督教神殿被狄奥多西帝王勒令关闭。不仅如此,其他的法律制裁并摧毁了非基督教神殿,尤其是在公元后391年狄奥多西时期到公元后435年瓦伦提尼安三世统治期间到达顶点。不久以后,大部分的埃及神殿都使人们避之不及,有些甚至挪为他用,或是被狂热的基督教徒所摧毁,而那些远古的神祇则大部分被遗弃(22)。

威尔金森和其他学者提到,即使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试图摧毁古埃及的信仰,但是它留存了下来。自从亚历山大大帝在公元前331年征服了埃及,奥西里斯的神话及其死而复生的神明形象成为对于伊西斯崇拜的中心,并逐渐传入希腊。从希腊,对于伊西斯的崇拜再次传播到罗马,而对祂的膜拜也成为在基督教崛起前最主要的宗教信仰,并在此后成为了基督教最强劲的对手。为伊西斯而造的神殿在古代社会随处可见,从庞贝到小亚细亚,再到整个欧洲,并发展到不列颠。

死而复生的这个观念早在奥西里斯的神话中就被确立,现在以神之子耶稣基督的形象而体现。在那个时代,当新的宗教信仰从老的信仰中借用观念来确立其地位时,对于伊西斯的赞美之词便成为了圣母玛丽亚的代名词,比如“圣母“和”天后“。而阿比杜斯三大神,奥西里斯、伊西斯和荷鲁斯则成为了新宗教三位一体的,圣父、圣子和圣灵,并以此来摧毁老的信仰从而获得至高无上的地位。

在埃及菲莱的伊西斯神殿被视作最后一个留存下来的非基督教神殿。文献记录显示,在公元后452年,朝圣者们探访了菲莱神殿并移除了伊西斯的雕像,后像曾经一样满怀崇敬地运输它,从而去拜访附近努比亚的神祇(威尔金森,23)。而到了公元后529年,查士丁尼帝王的统治时期,所有的非基督教信仰都被镇压。毫无疑问,对于新信仰的零星抵抗是存在的,但是对于旧神的大规模崇拜却只存在记忆中。威尔金森写道:“

在公元后639年,当阿拉伯军队占领埃及,他们只找到基督教和消失的古神信仰所遗留的痕迹,这些古代神祇曾统治最伟大的文明之一,且时间长达3000多年(23)。

即使如此,埃及的神和女神也不会完全消失。祂们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新一神论的意识形态注入生命力。比如伊斯兰教的五大支柱:祈祷、朝圣、斋戒和布施,都是古埃及人在千年前崇拜他们自己的神祇所做出的行为。对于赫卡的概念,一种给予生物生命力永恒且无形的力量,在希腊和罗马的斯多噶派学者和新柏拉图派学者的发展下,这种观念逐渐变化为相应的逻各斯努斯,而这两种哲学观点同时也在影响着基督教的发展。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时常把埃及人的信仰看作为原始的多神教信仰。但是,埃及神祇却被尊崇了超过3000年,而且记录在内的唯一一次宗教冲突是在奥克亨那坦的统治时期(公元前1353 - 1336),当法老坚持以一神论的方式推崇至高神阿托恩,但这其实更像一种限制阿蒙神祭司的政治策略。从埃及历史的大部分来看,以宗教为由而挑起战争的行为是与神祇赐予人类最重要的观念之一:和谐,所相悖的。

删除广告
广告

关于译者

Xiaohua (Christy) Du
Christy is currently a student who studies in California, the US. She was born in Beijing, China, and later moved to the US with her parents. She bears a huge interests in the varies culture and history of all the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关于作者

Joshua J. Mark
Joshua J. Mark现在是一位自由作家,曾在纽约Marist学院兼职哲学教授。他曾在希腊和德国生活,并环游过埃及。他在大学教过历史、写作、文学和哲学。

引用本作品

APA 风格

Mark, J. J. (2016, April 17). 古埃及的神与女神 : 一段简略的历史 [Gods & Goddesses of Ancient Egypt - A Brief History]. (X. (. Du, 翻译). 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 取自 https://www.worldhistory.org/trans/zh/2-884/

芝加哥风格

Mark, Joshua J.. "古埃及的神与女神 : 一段简略的历史." 翻译 Xiaohua (Christy) Du. 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 最后修改 April 17, 2016. https://www.worldhistory.org/trans/zh/2-884/.

MLA 风格

Mark, Joshua J.. "古埃及的神与女神 : 一段简略的历史." 翻译 Xiaohua (Christy) Du. 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 World History Encyclopedia, 17 Apr 2016. 网络. 12 Oct 2024.